“双蝶合璧 睛彩论术——京津冀蝶适(DISC)线上研讨会”于2025年8月6日圆满举办!此次研讨会深入离焦软镜、离焦框架镜的单独应用情况、二者联合使用,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剖析。河北省眼科医院石家庄院区孙卫锋常务副院长担任致辞嘉宾与主持嘉宾。
蝶适品牌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的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不仅赢得了眼科专家的鼎力支持,还收获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软镜对10岁以下近视儿童的近视防控效果尤为显著。如今又推出蝶适美离焦镜片,该镜片在实现卓越近视防控效果的同时,更兼顾了出色的视觉质量。作为行业内鲜有的能同时提供两种高效离焦产品的品牌,蝶适的产品技术与实际效果均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
抚顺市眼病医院
《破茧成“蝶”“适”不可挡---蝶适多焦软镜临床应用》
6岁有高度近视遗传史的男孩,右眼200度近视,左眼50度近视,存在屈光参差且调节和融像功能差,单眼使用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联合视觉训练一年后,右眼度数未增长,左眼增长50度,眼轴右眼增长0.1mm、左眼增长0.3mm,调节和融像功能得到提升;14岁戴框架镜不适的初三女生,右眼800度近视加150度散光,左眼725度近视加100度散光,使用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一年后,右眼度数未增长、眼轴增长0.01mm,左眼增长25度、眼轴增长0.1mm,视疲劳得到缓解,学习状态也有所改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离焦镜片为近视装上“减速带”》
蝶适美离焦镜片采用微透精嵌镂空结构设计,中央光学区精准设定8.1mm(处于7-9mm黄金适配区间),通过四阶段离焦技术迭代路径(动物实验→哺乳类验证→多区离焦镜片→镂空高面积设计),突破性实现离焦区域覆盖率超68%。产品适配范围广泛,支持联合光度-12.00D、散光≤5.00D的近视防控需求,构建医疗级渠道管控体系,依托专业验配流程与权威机构认证,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全流程质量保障机制。
一位16岁女生初始使用OK镜控制近视效果不佳,一年内眼轴增长超过0.2mm且视力下降,建议改用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联合离焦框架镜,四年眼轴增量仅为0.3mm,控制效果优于OK镜,家长对此表示很满意。
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在儿童近视防控中展现显著优势,临床数据显示,10岁以下儿童配戴效果更佳,配戴6个月近视控制率高达95.89%。13岁的初一学生,此前戴框架镜一年后,右眼度数增长75度,左眼增长100度,且存在睡眠时间短的情况,后来改用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经过两年八个月的配戴,右眼眼轴增长0.33mm,左眼增长0.37mm,等效球镜仅增长50度,整体近视控制效果良好。
秦皇岛爱尔眼科医院
《1+1>2的协同效应--离焦软镜与
离焦框镜联合控制近视》
临床提出,可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离焦产品提供不同的离焦信号延缓眼轴增长,从而稳定对近视的长期防控效果。7岁有家族近视史的男孩,双眼患有200度近视并伴有50度散光,且对框架镜较为排斥,在采用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搭配蝶适美离焦框架镜的矫正方案后,半年时间里右眼眼轴仅增长0.01mm、左眼增长0.025mm,近视控制效果令家长和医生都感到满意。
1.低龄儿童近视防控的临床挑战及蝶适离焦软镜的个性化应用:
低龄儿童(尤其十岁以下)成年后高度近视风险高,需积极干预。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对低龄儿童效果显著,是八岁以下不适合角膜塑形镜且排斥框架镜儿童的良好选择,还适用于高度近视、屈光参差等人群。
2. 暑期推广蝶适产品实现高转化及强化粘性的方法
挖掘用户需求,针对暑期运动、旅游出行等场景,推广离焦软镜的安全性、便利性;增强信任,与家长深入沟通,从精神和技术层面提供支持,解决假期近视防控问题;拓展场景,如作为角膜塑形镜等镜期的备用选择,增加产品使用机会。
3. 提升近视防控效果时,协调离焦面积与视觉质量平衡的方式
理论上离焦面积越大防控效果越好,但过大会影响视觉质量。蝶适美离焦框架镜通过创新专利设计(如中央光学区黄金尺寸、小孔成像原理),在离焦面积达 68% 的同时保证视觉质量。临床中也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平衡二者关系,确保防控效果与舒适度。
本次研讨会全方位展示了蝶适品牌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卓越成果与创新突破。无论是丰富的临床案例,还是深入的技术探讨,都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