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软镜能够在角膜接触镜用于近视防控的手段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多焦软镜这一在部分家长眼中尚属新颖的方式,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与历史发展脉络。
早在1962年的第七届国际接触镜会议上,硬性角膜接触镜改善裸眼视力的潜力便初次崭露头角。随后的1971年与1995年,三弧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与四弧逆几何设计的OK镜相继问世。值得注意的是,OK镜的初衷并非近视防控,而是在近20年后的临床实践中,其控制近视的潜力才被发掘。
进入21世纪,2007年,Smith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揭示了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在近视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独立地调控了眼周边屈光力与中央屈光力的变化,从而奠定了周边离焦理论的基础。该理论随后被广泛讨论,并成为当前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主要理论依据。
基于周边离焦理论,离焦软镜应运而生,它与角膜塑形镜相比,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离焦软镜并不改变角膜形态,而是通过镜片上的特定“离焦”区域设计,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性离焦,有效减缓眼轴增长,从而控制近视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