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咨询电话:
产品验真

蝶适(DISC)亮相COOC2025,共绘近视防控新蓝图

浏览: 时间:2025-08-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与“第二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2025)圆满落幕。蝶适(DISC)作为近视防控软镜领域的开拓先锋,携前沿科研成果与卓越产品性能惊艳亮相。



01

蝶适(DISC)卫星会

瞿佳教授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周行涛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李丽华教授 | 天津市眼科医院

杨智宽教授 | 爱尔眼视光研究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月11日,蝶适(DISC)卫星会顺利拉开帷幕。大会主席瞿佳教授周行涛教授分别发表致辞,李丽华教授、杨智宽教授担任开场主持。

     致辞环节中,瞿佳教授强调近视防控既要有效更要安全,软镜从舒适度、性价比均有它独到的优势,兼具创新性和控制近视作用的离焦软镜,是未来近视防控的一大利器。

     周行涛教授则表示,蝶适(DISC)品牌在近视防控当中所起到的、日益明显的创新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意义,是越来越多临床配戴者的认可。无论是2018年的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还是现在的蝶适美(DISCmate)离焦大镜片,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十分不易的。只有持续不断创新的技术,才能够为近视防控带来活力。


左冰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DISC科技(蝶适)研究中心

“DISC”前世今生--蝶适美1年期临床数据发布&蝶适临床应用

左冰教授分享了蝶适(DISC)及蝶适美(DISCmate)的研发历程与近视防控的重大意义。面对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严峻的近视形势,蝶适(DISC)系列产品应运而生,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方案。

      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由香港理工大学近视研究中心历经18年匠心研发,凭借其开创性的9同心双焦设计,在近视防控方面成效显著,每天配戴8小时,近视控制率为60%,尤其在10岁以下儿童中,配戴6个月近视控制率高达95.89%。去年新推出的蝶适美(DISCmate)离焦大镜片,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线,历经12个月的真实世界研究,近视控制率高达82%。



杜显丽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周边离焦软镜及框架眼镜对低龄儿童近视

防控效果分析

杜显丽教授简述了当前全球近视的现状,其中低龄儿童的近视干预更需要被关注。随着近视防控手段的多元化,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防控效果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离焦环设计相关Meta分析中指出,同心圆双焦设计的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效果优于渐进多焦设计。

并分享了其团队的研究:低龄近视儿童配戴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效果显著,治疗12个月后屈光度变化及眼轴增量分别为:56%和53%。


杨积文教授 辽宁爱尔眼科医院

蝶适美离焦镜片半年数据分享

     杨积文教授阐述了离焦原理的发展阶段,指出提高近视防控率的可能策略:提高有效离焦面积。而蝶适美(DISCmate)微透精嵌镂空离焦镜片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将离焦区面积提高到68%,不仅有更好的近视管理效果,并通过“小孔成像”原理保证了良好视觉质量。

     同时还分享了爱尔眼科蝶适美半年临床数据,共计101人,平均年龄低于13岁,眼轴基线水平均值24.61,平均屈光度300。配戴6个月眼轴增长0.1,屈光度是0.15,这一数据令人惊艳,对于13岁以下的低龄患儿,低于0.2的一个值,若能维持这一数据,意味着其基本接近生理值、基本度数无增长,且90%的配戴者认为蝶适美离焦镜片视觉质量优秀。

专家面对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陈志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辽宁爱尔眼科医院杨积文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晓教授、香港理工大学DISC科技(蝶适)研究中心左冰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杜显丽教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叶璐教授就近视防控的多元化策略、各方案的独特优势、针对低龄儿童的优选方案以及联合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02

展台精彩分享


4月11-12日,众多专家齐聚蝶适(DISC)展台,围绕眼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精彩分享。

期间,爱尔眼科集团陈邦董事长亲临蝶适(DISC)展台参观指导,对其在眼科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成就表示了认可。对此,蝶适(DISC)创始人邓蕙欣表示,产品在爱尔眼科的成绩斐然,惠及众多家长与孩子,这既是市场对产品品质与价值的肯定,也是双方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体现,彰显了合作战略的前瞻性与正确性。未来,蝶适(DISC)致力于眼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将与爱尔眼科等业界翘楚保持紧密合作,共同为近视防控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迈向新的高度。


叶璐 教授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多焦点软镜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4岁屈光参差患儿,单眼近视,不适配框架镜,选择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戴镜三年,眼轴回退0.14并恢复立体视。另外2例低龄患儿此前使用其他近视防控手段,效果不明显,同样选择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后,戴镜效果显著,年均眼轴增长量在0.1-0.2mm

符爱存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离焦软镜和离焦大镜片的联合应用》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中提出:近视管理技术联合应用相较单一方案对眼轴控制效力显著提高。以两位低龄近视儿童为例,低龄孩子眼轴增加快,合并大散光或屈光参差等情况,离焦软镜联合离焦大镜片可有效控制近视增长,且能提高视觉质量。

吕天斌 主任

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立眼科视光学中心

《周边离焦软镜临床研究进展》

75例8~12岁近视儿童,一组日间配戴 8~10 小时的日抛型多焦点软镜,另一组夜间配戴 8~10小时的OK镜,一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眼轴增量均降低其中OK镜组眼轴增量(0.18±0.04)mm,较其配前1年以上的框架期增量(0.34 ±0.09) mm下降:多焦点软镜组眼轴增量(0.19 ±0.05)mm,较其配前1年以上的框架期增量(0.37 ±0.07)mm 下降。故两种眼镜均对近视儿童眼轴长度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张姝贤 主任

天津市眼科医院

《蝶适离焦软镜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10岁以下儿童的实践》

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无异物感、操作简单、年龄广、屈光度范围大,对于高度数>500度、屈光参差、倒睫、低度数、低龄(10岁以下)、住校生,爱运动、爱美人群都提供了理想选择。以一名7岁小女孩为例,持续配戴后,眼轴增长速度显著减缓。

林佳佳 主任

华厦眼科医院

《蝶适软镜的临床应用》

多个蝶适软镜的临床应用案例,其中18岁患者配戴7.5年ok镜,因睡眠不足、配戴OK镜时间不够,白天视力不佳,选择配戴蝶适(DISC)9同心软镜,戴镜期视物清晰,无眼红、干涩等不适;10岁患儿右眼裸眼视力 0.8,左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高度近视,戴镜视力0.1,选择离焦软镜,戴镜3个月复查,角膜透明,无异物感,戴镜视力0.3。

邹蕾蕾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离焦软镜案例分析》

多个伴有家族史的近视患儿案例。其中8岁患儿前期配戴角膜塑形镜不理想,选择配戴蝶适(DISC)9同心软镜,一年后,眼轴增长0.1mm;6岁患儿对于框架镜不耐受,选择离焦软镜,配戴2年,眼轴增长最低为0.03mm/2年。还有一例倒睫典型案例,戴镜期间角膜点染明显下降,无异物感,眼轴增长最低为0.02mm/2年

周超 主任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

《微结构离焦镜的设计及优化》

对于微结构框架镜片来说,光区越小;离焦越靠近瞳孔中心凹;离焦覆盖视网膜的面积越大,控制性也就越强,换句话说瞳孔越大控制性越强。而对于镜片的比较面积来说,如瞳孔的离焦区面积占比越大,近视防控效果越好。蝶适美(DISCmate)微透精嵌镂空近视管理镜片,将离焦区面积突破性地提高到68%以上,最终达到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


向右滑动


温龙波 主任

长沙爱尔儿童眼科中心

《蝶适离焦产品近视控制效果初探》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半年回顾性数据显示蝶适美框架眼镜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验配蝶适美离焦框架眼镜且有6个月完整随访数据的受试者156人,半年等效球镜度平均增长:0.08±0.20D(范围:-0.50~+0.75D),半年眼轴平均增长:0.04±0.10mm(范围:-0.21~+0.41mm)。而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一种创新型防控手段,集近视控制、佩戴舒适、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及广泛适配性等优势于一体。典型案例显示,一名具有家族高度近视史的患者配戴该镜片一年后,右眼眼轴增长0.09mm,左眼增长0.11mm,防控效果显著。

胡美霞 主任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眼科医院)

《3-10岁患者临床应用》

儿童近视患者数量已达1亿,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近视度数超500度为高度近视。10岁前开始防控可使成年后高度近视风险降低90%,对于低龄儿童而言,采用联合手段往往能取得更佳效果,并且在制定防控措施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与审美需求。目前市面近视防控手段中,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被证实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

金霞 主任

宁波市眼科医院

《多焦软镜近视防控及安全性案例分析》

13岁屈光参差患儿,右眼-5.00D配戴半年后眼轴仅增长0.02mm,左眼-0.25D未处理却增长0.24mm;另一例伴有弱视的屈光参差患者,右眼-8.50D,左眼-1.25D,双眼配戴8个月,眼轴增长最低仅为0.05mm,视功能恢复1.0。以上案例均表明,蝶适(DISC)9同心双焦软镜对控制眼轴增长、改善视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张钰 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多焦软镜的应用与发展》

《应用于近视控制的多焦软镜验配专家共识(2023)》中提到,在选择合适的高透氧性镜片并采用日戴日抛的配戴方式下,离焦软镜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并且适应证范围较广,为临床医师在制定近视防控方案时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特殊的患者群体,离焦软镜在控制近视屈光度和眼轴增长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效果。


徐琼 博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低度近视防控思考》

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来看,对于-2.0D以内的低度近视,大光区OK镜控制效果有限,小光区设计OK镜与多焦点软镜能帮助延缓眼轴增长。

平均周边视网膜近视离焦量越高,眼轴控制效果更佳。离焦软镜对于低度近视患者来说,无论是视觉质量,还是配戴的接受度,均有着很好的表现。

王平 主任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双眼视功能检查辅助近视控制》

斜视检查与筛选在近视度数控制中具有关键作用。当双眼视觉功能受损导致异常时,可能加速近视进展。充分评估患者的调节疲劳程度,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用眼指导,从而更科学地应用离焦镜技术,实现近视防控目标。对于存在显著眼位偏斜(度数较大)的患者,传统离焦框架镜的光学中心设计可能无法实现有效注视。

孙伟 主任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眼球生物学参数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

近视的发生源于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屈光能力与眼轴长度发育间的动态平衡失调。眼轴增长呈现特定时间规律:在近视发生前约2年即出现加速增长,近视发生前1年达到增长峰值。针对6-12岁儿童群体的眼轴安全增长阈值研究显示:未近视儿童<0.18mm,已近视儿童中位数为0.26mm,因此近视临床前期是近视防控关键阶段,离焦镜可能会发挥重要防控作用。



耀


本次大会,蝶适(DISC)荣获“铂金参展商”蝶适(DISC)将以更加优质的产品技术,继续与COOC大会紧密携手,共同探索近视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点亮近视管理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民族之光。



精彩合集


黄浦江畔,智汇星光,COOC2025圆满落幕。此次会议跨越地域界限,共谋眼科事业发展宏图,为全球近视儿童青少年带来更好的方案和希望。蝶适(DISC)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近视防控的新途径,并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憧憬,踏上新的征程,期待明年再聚首!

点赞

收藏

分享